就是,在帝国cms微信群公众号二维码导航大全网站源码 带整站数据聚合SEO+手机版带伪静态✅项目合作 二开均可 TG:saolei44✅方面,值得关注。
中新社香港9月25日电 (邱兆翔 韩星童)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紫荆杂志社承办的2025香港国际中医药大会25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 本次大会以“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走向世界”为主题,会期四天,汇聚来自海内外近500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企业代表,以及超过130家参展机构参会。9月25日,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紫荆杂志社承办的2025香港国际中医药大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图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左七)等嘉宾在开幕典礼上合影。(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供图)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在开幕典礼上表示,香港中医药发展体现了传统理论和现代化社会治理实践的融合。在中医药的传承、教育、研究等方面,香港都起到了表率作用。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中医药事业既有特色,也积极融入国家中医药发展大局,同时迈向国际舞台。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香港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永久大楼将于今年12月起分阶段投入服务,特区政府也会在年底前公布《中医药发展蓝图》。香港将持续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为中医药搭建“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医药价值,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医药认同与应用。 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许正中致辞表示,本次大会涵盖交流合作、学术研讨、文化传播三大核心领域,将积极拓展产学研合作交流,深化前沿学术探讨与智慧共享,创新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助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9月25日,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紫荆杂志社承办的2025香港国际中医药大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图为香港市民在大会上选购中医药产品。 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 摄 当日,记者在会场看到,众多参展企业展示核心中医药产品。在上海国民集团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展位,记者体验了中医舌面脉体征采集仪,该仪器可通过采集面象、舌象及脉象,自动生成包含各类指标的可视化检测报告,“这为后续的中医问诊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展位负责人欧阳红霞介绍。 不少海外参展企业也展现出对中医药的独到理解。来自白俄罗斯的参展商向香港市民展示了他们自研的植萃茶饮,印度尼西亚参展商则带来了纯天然的植物保健品。9月25日,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紫荆杂志社承办的2025香港国际中医药大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图为记者现场体验中医舌面脉体征采集仪。 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 摄 此外,开幕典礼上,多家中医药头部企业、高校及行业组织联合发布“中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中医药文化共链倡议”。该倡议旨在结合中医药产、学、研各界力量,打造中医药全链条协同生态及“出海”体系。(完)--> 【编辑:李润泽】
很多人体检往往检查同样的几个基础项目。其实,不同年龄段体检侧重点截然不同。如何从年龄的角度科学选择体检项目呢? 不同年龄段体检“必查项”有哪些? 30—40岁人群 “三高”是体检重点 30岁后人体各项机能虽处于巅峰状态,但这个年龄段的人普遍工作压力大、应酬多,饮食习惯不科学以及运动量不足,容易发胖。--> 这一时期要重点关注血压、血糖和血脂变化,若有异常需马上调整。 专家建议 每半年检查一次血压、血糖和血脂,肥胖人群则每3个月检查一次。 女性重点关注妇科检查、乳腺检查项目。 男性35岁以后,每1至2年增加前列腺检查。 40—50岁人群心血管肿瘤是体检重点 40—50岁年龄段是“健康高危期”,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必须关注心脏问题;同时,这个年龄段,癌症发病逐渐增多。 专家建议 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不可少。肺部CT不可少,可筛查肺癌。 女性重点关注乳腺及妇科疾病,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筛查乳腺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加上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 男性重点关注胃肠疾病,可根据需要选择做胃肠镜,筛查胃癌、结直肠癌等。 有肿瘤家族史,三代以内亲属有肿瘤病史的人,需要及早体检。 50岁以上人群 骨密度血管是体检重点 50岁开始,人体机能衰退,尤其是女性骨质疏松高发。如果出现浑身疼痛、容易骨折等症状,就该考虑是否为骨质疏松。另外,还要警惕胃肠道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专家建议 50岁以上人群开始筛查骨密度、骨代谢水平。 警惕萎缩性胃炎、肠息肉、慢性溃疡等疾病癌变,胃肠镜检查不能少。同时关注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如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心电图等。另外,做好眼科检查。 关于体检的误区 你“踩雷”了吗? 每年体检成了不少人的健康必修课,但有些错误的做法,可能让体检白做。到底哪些体检观念是错的?怎样才能避开这些坑?我们来一一拆解。 误区一:体检选越贵的项目,效果就越好? 北京世纪坛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 周一思:不对。不是说越贵的检查项目就越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比如说影像学检查方面,既要考虑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在疾病,也要考虑辐射量,比如说PET-CT,能够检查出来很多肿瘤相关方面的疾病,但是价格昂贵,而且它适用于在已经发现疾病的基础上再进行筛查,所以说在体检过程当中并不适用。 误区二:等身体不适再做体检,行吗?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闫涛:不行,健康体检的目的是对疾病或者说对身体的状况进行早发现,及时干预。如果身体已经出现不适,往往是疾病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这个时候就不是去体检而是去就医了。所以体检就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定期去做的常规身体维护的一个项目。 误区三:体检报告看完不用管后续,对吗? 闫涛:不对,体检报告拿到手里以后一定要仔细阅读。第一,先要仔细阅读体检报告中对于诊断或者阳性结果的描述或者建议干预措施。第二,对于一些重要的或者说是重大的异常结果,一定要及时地去专科医生那里寻求进一步诊断或治疗意见。 【编辑:刘欢】